您当前位置:中国华夏古法太极养生网 >> 学员论坛 >> 学员论坛 >> 学员交流 >> 查看帖子
<< 返回列表 上一个主题 下一个主题 打印本帖 复制本帖地址
 

620

查看

0

回复
主题:内功 (收藏主题)  
admin 当前在线
级别:管理员
发帖数量:447
用户积分:14835 分
登录次数:2349 次
注册时间:2007-03-30
最后登录:2024-11-23
admin 发表于:2024-07-26 17:14:47   |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 
内功,武学术语(多见于武侠小说),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功夫。
古代又称为气功、道功、吐纳、导引、玄功、静功、定功、性功、修道、禅功、内丹功、内养功、养身功等多种叫法。其原理是人通过呼吸吐纳的方式,从万物星辰中吸入清气,滋养及混合体内的先、后天之气,从而使体内真气渐至充实。习武者修练内功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。内功来源于中华武术,尚有许多的深奥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考证。
中文名内功
外文名exercises to benefit the internal organs
定    义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功夫
作    用锻炼身体
拼    音nèi gōng
注    音ㄣㄟˋ ㄍㄨㄙ
古    称气功、道功、吐纳等
目录
1修炼原理
2基础理论
3历史由来
4小说里的解释
5概念争议
6科学解释
修炼原理
 
真气为道教和中医的术语。古人认为人体内的真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,先天之气是人从娘胎之始便带着的原始能量,后天之气则要后天通过呼吸和饮食来摄取。内功 [1]是通过呼吸吐纳的方式,呼出体内浊气,吸入清气(天地精华),通过经脉行气,丹田存气的方式,使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,最终达到气力渐增、充养全身经络及脏腑的效果。(注:此气(炁)是古人认为的一种人体内的神秘气体能量,并非现代科学所讲的空气。)练气讲究呼吸吐纳,多用腹式呼吸法,精神集中,循序渐
进。
示例:南朝刘宋·鲍照诗:“服食炼气读仙经。”
武术中练气可以使气充盈全身,从而大大提高劲力、耐力、防护力等作用。武术中运气成劲,由内而外发出的劲力,俗称内劲。
内功来源于中华武术,尚有许多的深奥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考证。
基础理论
 
穴位和经络
西方人大多不相信这些,解剖学尚未研究透彻,部分内容无法解释。印度的瑜珈中也有类似穴位的理论。瑜珈有三脉七轮的说法,认为人身的中线上有7个生命能源点(七轮),瑜珈的修炼正是刺激这7个能源点,从而达到强身的功效。(详情见三脉七轮的词条)中国的穴位理论更加详细,穴位不仅存在于人体中线,更存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。经络起到一种类似于纲领的作用,20部脉络把人身的穴位贯穿起来。人身有20条经脉,分为正经12脉和奇经8脉。(详情见经脉的词条)会内功的人可以引导气在这20条经脉走一遍,称之为大周天。
气功(炁功)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、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(调息,调形,调心)为手段,以强身健体、防病治病、健身延年、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。气功的种类繁多,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。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,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,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。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,只靠意识、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。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。宗教中,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、内丹术气功,佛教里的禅定、静坐也包含气功。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。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通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。
丹田
说法各异,有称人体肚脐下三寸的地方为丹田。另阴交、气海、石门、关元四个穴位都称丹田。内功中意守的重要部位,其位置范围大概在小腹中。武术中提到的丹田多指下丹田。
内功理论
 
小周天
下面说说内功的理论。各家的内功理
论不尽相同,也就是说各家的内功心法不同。中国武术门派众多。内家功:太极、八极、形意、八卦等。不论哪一门,都有一种所谓的“气拳”,每一个招势都要静止很长时间,这就是内功的修炼。用行话来说叫“桩功”。桩功只是为了体验气,比如某一个姿势,你要感觉到有热气从脚下向上蔓延,直到腰间。有这种感觉说明练对了,没有就说明练得不对。当你对于内力的行走很熟悉了,就练习更加高深的桩功,这时,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。如何引导、控制你的功力,并使之在身体里如何运行。
历史由来
 
 
内功图说序页
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内功理论的记载,但是早期却不称为“内功”,而“导引”、“炼气”、“服气”等这些名称较为多见。东汉华佗编著的《五禽戏》,南宋时期的《八段锦》其实都可以归属于内功的范畴。最早在书籍上出现“内功”二字应该是在清朝时期,例如清末形意拳大师宋世荣(1849-1927)先生所推崇的《内功四经》; 清人王祖源(1822—1886)于光绪7年(1881)刊印的《内功图说》,这些书籍上都可以见到“内功”一词。
《内功图说》内容主要来自乾隆年间徐鸣峰的《寿世传真》和道光年间来章氏辑本《易筋经》。清末《易筋经》刊本里包括12动功易筋经、12段锦坐功、采精华法、行功法、筋骨锻炼法等等内容。
 
内功
小说里的解释
 
最早应该是在清末民初的武侠小说中才开始出现“内功”一词。《奇侠精忠全传》、《青城十九侠》、《蜀山剑侠传》等这些武侠小说里就有“内功”、“罡气”等词汇。
概念争议
 
气功和内功的概念界限可以说是极其模糊,甚至可以说没有界限,若说内功就是气功,这话是没有错的。有人说内功是专用在武术上的名词,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妥当。诸如清末武术家推崇的《内功图说》之类的书籍,里面也记载了12段锦的坐功。但是12段锦也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养生气功,并非一定要用在武术上!有些人又故意窄化“气功”的概念范围,把“气功”说成是那种不系统运气的硬气功,或者是卖艺表演者所用的一些粗浅的功夫,但在很多气功教材上也包括了系统的练气方法,一些名人也将《易筋经》等书看做是气功,所以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对的!“内功”一词,确是武术行业中较多称之;“气功”一词确是养生行业中较多用之。
不管是“气功”或“内功”,都是近代才流行起来的叫法。古代基本都称为吐纳、导引等名。它们的本质就是宗教的吐纳服气之法,此法也可用在医学、养生、武术等等行业之中。
“气功”一词首见于晋朝许逊著的《灵剑子》一书。此书便是一本包含道家系统的练气理论和方法。
科学解释
 
科学上,所谓内功即是寸劲加强版,不依赖距离(即短距离甚至是零距离)发出强大的爆发劲。原理如高频振动器,内功即将高频振动转化为肌肉本能,在打击物体的瞬间,在打击力量不变的前提下,对物体进行零距离高频打击,这种所谓的内功,强者甚至可以发出所谓的内力外放,形成所谓的气劲,达到远程攻击的目的,对物体进行直接打击时可以出现诸如隔山打牛(与物体表面形成谐振,对物体内部进行毁灭性打击),剑气(与武器形成谐振并影响空气振动,有点像高频振动匕首)等现象。(注:这只是套用现代唯物科学理论所解释的“内功”,与传统内功的定义截然不同!)
 分享到
  支持(0) | 反对(0)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
<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 >
{#ExecutTime} {Else} 页面执行0.04688秒 powered by KesionCMS 8.0 {/ElseIF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