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主题:如何运动防秋燥 (收藏主题) |
处暑节气过后,虽然意味着秋天的开始,但气温上还没真正进入秋天,桑拿天、雷雨天气依然较多。此时节的养生重点是预防“秋燥”。
小心“秋燥”伤人
人们往往有这种感觉:皮肤变得紧绷绷的,甚至起皮脱屑,毛发枯燥而无光泽,头皮屑增多,口唇干燥或裂口,鼻喉燥得冒火,大便干结,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秋燥”。此外,处暑期间某些疾病,如支气管扩张、肺结核等,在“秋燥”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。养生专家提醒,此时节要当心“秋燥”伤人,预防的最好方法便是增强身体素质。
运动别累护阳气
尽管有“处暑寒来”的谚语,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,晴天下午的炎热绝不亚于暑夏之季,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秋老虎,毒如虎”的说法。
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。运动时,量别太大,应注意保护阳气,否则容易感到困乏。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,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应有所差异,不过仍应遵循夏季运动的原则:不宜太激烈,不要流过多汗,避免增加心脏负担。对老年人来说,早晚可去室外散步,适量做些运动,加快新陈代谢,又能保持一天良好的精神。
补养肺气强体质
处暑后空气开始变得干燥,此时应注重预防呼吸系统疾病,如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反复感冒等。这里介绍几种简便易行、有助于补养肺气的方法。
吐纳法清晨洗漱后,于室内闭目静坐,先叩齿36次,再用舌在口中搅动,待口里液满,漱练几遍,分三次咽下,并意送至丹田,稍停片刻,缓缓做腹式深呼吸。吸气时,舌舔上腭,用鼻吸气,用意送至丹田。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。如此反复30次。有保肺健身之功效。
捶背端坐,腰背自然直立,双目微闭,放松,两手握成空拳,捶脊背中央及两侧,各捶30次。捶背时,要从下向上,再从上到下,先捶脊背中央,再捶左右两侧。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,通脊背经脉,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。
摩喉上身端直,仰头,颈部伸直,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。按摩时,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,虎口对住咽喉部,向下按搓,可适当用力。这种方法有止咳化痰的功效。此外,经常按摩气管两侧,能够预防哮喘。具体方法:四指并拢与拇指相对应放置于颈部气管两侧,进行有节律性提捏,用力要轻而缓,由上而下,自廉泉穴到天突穴,反复进行1至2分钟。
这里再介绍一套处暑导引功,适合中老年人每天练习。每日清晨,取坐姿,两手置腿上。吸气时,头部向左侧倾斜,左面颊贴近左肩;稍停后呼气,头回正;再吸气时,头部向右侧倾斜,右脸贴右肩,左右交替各3至5次。接着两手握拳反置背上,左右交替捶背各5至7次。然后叩齿、深呼吸、咽津各2至3次。可防治肩背痛、胸痛、关节痛、气喘等疾病。
充足睡眠是良药
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,可消除人体的疲劳,使人的大脑及机体得到充分休息。睡眠还能使人体产生更多的抗原抗体,增强抵抗力。处暑节气中,老年人的气血阴阳都容易产生亏虚的情形,可能会出现昼不寝、夜不瞑的少寐现象,所以老年人这时候应保持午睡的习惯。 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睡“子午觉”的重要性。所谓“子午觉”就是每天在子时、午时入睡。子午之时刚好是阴阳交接之时,这时候人体阴阳盛极而衰,致使气血产生失衡现象,所以必须静卧以对。凌晨至4时为体内各项器官功能降到最低点的时候,中午12时至1时为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段,这两个时段最好能进入睡眠状态。 |
|
分享到 | |
支持(0) | 反对(0) 顶端 底部 |
<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 > |